您好,欢迎进入园务邦官网。

4006 989 686

【政策解读】最严幼教政令面前,民办园将何去何从?

2018年,注定是教育领域不平凡的一年。对整个早教、幼教行业有巨大冲击,资本化道路被断绝。从园务层面,利用幼儿园管理系统提供管理效率,降低成本,务实教育教学工作,已经是行业共识。

继8月份政府发布《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》后,昨日(11月15日)教育领域又迎来幼教领域新政《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》(简称“《意见》”),给了幼教领域严重一击,一夜之间,红黄蓝股价暴跌超50%,整个幼教领域一片哀嚎。 


为何国家在此时推出这项重磅政策?这项政策究竟对民办园及相关企业究竟有多大的影响?他们未来出路在哪里?在如此严厉的政策背后,还存在什么样的发展机遇?

 

一、推出《意见》背后——鼓励二胎和消费或是重点 



由于底子薄、欠账多,目前学前教育仍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短板,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十分突出,“入园难”、“入园贵”问题依然是困扰老百姓的烦心事。 


因此教育行业专家毕汝杰认为,当前国家二胎政策虽然开放,但生育率并没有显著的提升,其背后主要原因是孩子的养育成本较高,国家此次推出学前政策重点是降低孩子的养育成本,使生育率进一步提升。 

同时他还表示,“幼有所育不仅是教育政策,更是关系到民生,上升到政策层面,就是我们的政策决策人要一定实现的,就和扶贫、房地产降温一样。” 

多鲸资本创始合伙人姚玉飞也谈到,幼教非资本化、80%普惠化势在必行。一方面是鼓励二胎。这方面关乎国运,关乎未来国家的整个人口结构和老龄化问题;一方面是鼓励消费,人们不把钱集中消费于高端园高价托幼服务,进而拉动内需,提高工业领域商品的销售规模和GDP。 

二、民办园利润空间被压缩,转型或是唯一出路 

“为遏制过度逐利行为,社会资本不得通过兼并收购、受托经营、加盟连锁、利用可变利益实体、协议控制等方式控制国有资产或集体资产举办的幼儿园、非营利性幼儿园。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,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。” 

这是《意见》中大家最为关注的措施,这给原本期望通过上市获得更多收益的民办园,及那些希望通过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的上市公司一记重锤。


“对于民办幼儿园而言,确实是缺少了退出机制,同时要严格向国家的普惠园看齐,就进一步压缩民办幼儿园的利润空间,所以对于民办幼儿园投资人和资本而言,影响是决定性的。未来不排除大量的资本将从民办幼儿园退出。” 


那对于这些民办园来说,未来的出路在哪?毕汝杰认为转型会是一条出路:


一是作为幼儿园运营的服务商。由于国家在幼儿园层面欠账较多,幼儿园的师资、运营管理方面都是有很大的缺失,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,要实现普惠园80%的覆盖率,则需要大量的教师人才和园长人才,民办幼儿园可以将自己的先进经验输送到普惠园中;


二是作为幼儿园同年龄段的补充。由于家长的需求是多样的,普惠园并不能满足所有家长的需求,特别是中高端家长的需求,可以以教育培训机构的形式满足家长。 

不过,民办园只要不占用政府补贴以及社会资源,也不以上市套现为目,一般不影响其收入和正常的管理费收入。再加上教育行业有着现金流好及刚需属性,对于50%的民办园和20%的盈利园来说,依然会吸引一些机构或者个人投资者的加入。 

 


三、职业教育、幼教第三方服务机构、中高端托管或将迎来更多利好 

虽然《意见》对幼教领域打击很大,但并不表示《意见》的背后没有新的发展机遇。 

1、职业教育将迎来更多利好 

《意见》中意见明确指出,到2020年,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%,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(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)达到80%;到2035年,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,建成覆盖城乡、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。 

同时在《意见》中,有大量篇幅强调要“大力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”。由此可见为了建设更多普惠园,师资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因素。 

在这方面,姚玉飞认为此次政策对职业教育来说有更多利好,首先,国家一直也在鼓励职业教育的发展;其次幼教师资配置方面,高校会加大对相关教师职业教育的倾斜,包括政府也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,未来幼师的普通低收入情况或得到改善。 


2、中高端托管和2-6岁培训领域会迎来新机遇 


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,在消费升级大趋势下,教育支出在每个家庭的支出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,对于中产阶级家庭而言更是如此。在当下幼教新政策下,毕汝杰认为中高端托管和2-6岁培训领域会迎来新机遇。 

首先,家长在投入方面孩子的教育不惜成本。根据艾瑞咨询和爱智康联合发布的《中国中产阶级家庭教育观念白皮书(2017)》显示,在过去一年里,78.9%中产阶级家庭在子女课外教育上的年消费在10000元以上;超过半数的家庭在课外教育上的年消费在20000元以上,占比52.3% ;26.6%的家庭在课外教育上的年消费在30000元以上。 

其次,在孩子的教育紧迫性上来看,根据艾瑞咨询和腾讯数据实验室联合发布的《走向理性——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白皮书(2017)》显示,英语是家长用户普遍认为紧迫性最高、培训机构必要性也最高的课外辅导品类,其次为兴趣素质,其次为数学。同时学前家长报得最多的品类是兴趣素质(64.0%),儿童启蒙知识(52.5%)和英语(46.5%),平均每个孩子参加过2种。 

综上分析,由于幼儿园教学以五大领域为主,很难满足家长多样化的需求,一些2-6岁的培训机构会成为幼儿园很好的补充。 


3、幼教第三方服务商将迎来重大利好 

此外,姚玉飞认为“幼教因其优质资源供给依旧不足,未来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和三方服务的机会。” 


孟晓慧
<
×

管理园务 就用园务邦

请输入姓名
请输入正确的联系电话
请输入正确的名称
立即申请试用